2023年走高四分之三,四季度到來,在國內生豬市場,傳統豬價的旺季,今年卻顯得異常的蕭條,生豬市場呈現低位偏弱的走勢,豬價磨底的表現也讓養殖戶揪心,然而,比豬價下跌更揪心的事,果然還是出現了!那么,市場發生了啥?
從市場反饋來看,豬價呈現破位下行的態勢,全國外三元瘦肉型生豬價格,10月12日降至15.08元/公斤,而北方地區,多地豬價順勢跌破了15元/公斤,高價地區,浙江、福建以及廣東地區,豬價全面跌破16元/公斤,國內豬糧比值降至5.4:1左右,生豬育肥壓力凸顯,生豬市場迎來“拼成本”的時代!
當然,由于生豬育肥成本管控不同,主流養殖企業生豬育肥成本在16~17元/公斤,不過,對于成本控制較好的企業,現階段下生豬出欄仍有一定浮盈的表現,比如說牧原,9月份生豬出欄成本僅有14.7元/公斤左右,年底前成本或將降至14.4元/公斤左右,這也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!當時,對于二次育肥來說,現階段下5.5~6月前,二次育肥時下出欄,頭均虧損或將達到240元!
此輪豬價下跌的原因,個人認為有以下3個因素!
其一、消費需求缺乏支撐,節后市場進入萎靡期,居民以及餐飲行業消費轉差,下游市場多以去庫存為主,這也限制了屠企新增訂單的難度,樣本屠企開工率每曠日下,相比雙節前下降高達6個百分點,主流樣本屠企開工率回落至28.1%左右!
其二、節后生豬出欄節奏恢復!由于10月份,生豬出欄水平較高,受母豬存欄年初高位支撐,本月標豬出欄進一步兌現,從市場反饋來看,本月國內大中型樣本規模豬企,生豬出欄計劃增長2.41%左右,但是,由于雙節之后,消費跟進較差,養殖端出欄難度較高,降價出欄的情緒偏濃!
其三、國內冷凍豬肉庫存較高!雙節期間,冷凍豬肉投放增加,但是,由于市場消費不及預期,購銷呈現雙減的局面,受限于生鮮白條價格偏低,冷凍豬肉出庫難度較高,國內冷凍豬肉庫容率仍達到24.4%左右,冷凍豬肉對于生鮮市場的沖擊依然明顯;
當然,此次豬價滑坡下跌,供需過剩仍是豬價下行的關鍵,然而,比豬價下跌更揪心的事,果然還是出現了!
據了解,近期,坊間傳聞部分頭部豬企面臨嚴峻的資金壓力,部分豬場有提前出欄大量中低標豬的現象,這加劇了市場悲觀的情緒,部分豬場負債陡增,資金壓力明顯增加!
據機構分析,2023年,由于生豬價格長期低位運行,雖然,三季度豬價走勢改善,但是,養殖戶短暫盈利后,生豬均價再次跌破成本線,而長期出欄虧損,這也加劇了部分豬企現金流的緊張,受此因素影響,生豬非理性出欄態勢或將突出,這勢必會進一步加劇生豬供應的壓力,限制豬價反彈節點到來的預期!不過,豬價長期偏低后,仔豬價格大幅走低,目前,7公斤仔豬價格水平降至150元/頭左右,生豬產能去化的節奏或將點燃,這對于遠期市場或有支撐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