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:15042836555
電話:024-87723300
傳真:024-87723399
地址:沈陽胡臺工業園區
新聞中心
當前位置:首頁-新聞中心
持續虧損到明年上半年?或有30%豬企退出,50%企業被動減產,強者咬牙堅持 |
2023-10-18 20:02:48 |
對于自繁自養連續生產的豬場而言,生豬養殖龍頭此前大舉擴張帶來的產能釋放仍在延續。截至10月13日,多家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9月份銷售數據,數據顯示,這些公司今年前9個月的生豬出欄量已超過去年全年。 多家上市豬企1-9月生豬出欄量已超2022年全年 根據各大豬企公告顯示,天邦食品今年前9個月銷售商品豬459.43萬頭,而在2022年公司累計銷售商品豬442.15萬頭;溫氏股份在2022年全年累計銷售生豬1790.86萬頭,而今年前9個月,累計銷售生豬1832.59萬頭;天康生物今年前9個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205.83萬頭,去年全年累計銷售生豬202.72萬頭。 多家上市公司提及,今年生豬銷售數量的上漲,是產能擴張或投苗增加所致。不過,對比今年前9個月的生豬銷售均價可知,在較長的時間內,銷售均價處在較低位置,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壓力明顯。 在當前的行業背景下,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表示,控制產能成為行業關注最多的事項。進入四季度后,雖然后續需求有望得到改善,但從對行業的觀察來看,預計供給端仍將有較多潛在壓力,生豬價格大幅上漲比較困難。 “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,一些公司短期借款的同比增幅是歷史最高水平,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繼續投建擴產的意愿不強,但頭部企業和二線企業的策略仍有區別。以‘千萬俱樂部(即年出欄量超過1000萬頭)’為目標的企業,并未選擇調減出欄目標,并在現有產能規模不增加的情況下,仍在適度增加投苗數量,這是因為在工廠化養殖模式下,成本可以被攤;但處在千萬規模以下的企業則下調了今年的出欄目標,也有企業表示2023年至2024年的資本開支不會投入到生豬業務當中,不再考慮新建產能,并將通過優化母豬存欄結構的方式逐步調減現有產能!毙旌橹菊f。 或有30%豬企退出,50%企業被動減產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長期低迷,三季度生豬價格短暫回歸成本線以上僅兩個月,9月中旬以后豬價再次“熄火”,長期虧損使得市場普遍擔憂豬企資金鏈。 今年上半年,上市豬企總負債不降反升,20家上市豬企的總負債已從1月份的4363億上升至4565億元,半年增加202億元,平均負債率高達68.47%,部分豬企負債率甚至超過80%。 以牧原股份為例,2023年中報貨幣資金規模較一季報有所回落,但短期借款明顯提升,截至2023年6月底,公司貨幣資金為175.53億元,短期借款453.34億元,資產負債率60.06%。 高負債疊加低豬價,豬企現金流是否安全,已成為當前投資者關注重點。 日前,牧原股份回應:“今年第三季度隨著豬價的上漲,每個月經營性現金流為凈流入。養殖企業的豬舍、生物資產占比較大,且不易作為抵押品,所以短期的信用貸款在整體負債中占比較大,這是行業的特定現象。公司會根據外部環境及生產經營情況做好現金流管理,持續降本增效,提升盈利能力。同時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,公司會逐步降低杠桿水平,持續優化財務結構! 為緩解資金緊張狀況,已有上市豬企出售資產獲得現金流補充。天邦食品近期擬再次出讓不超過30%的史記生物股權,交易對價不超過16.5億元,新希望自去年下半年起向關聯方陸續出售多個養殖場。 行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:“已有養殖場現金流達到崩潰邊緣,生豬養殖長期入不敷出,養殖日子越來越難過,如果繼續虧損到明年上半年,不排除到時有二三成企業退出,過半企業會選擇被動減產,綜合實力雄厚的豬企或許還能咬牙堅持! 節后豬價再次放量下跌,多位行業人士對當前市場表示悲觀,產業信心不足,近期仔豬價格持續下跌。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管亞鐳進一步表示,經歷過幾年非瘟疫情及行業長期虧損的影響,很大一部分的散養戶退出養殖行業,實際仔豬外購補欄需求較之前明顯減少。另一方面原因是集團企業雖然自年初開始淘汰能繁母豬產能,但去化進度緩慢,整體上母豬產能仍超保有量,仔豬自繁自養表現的比較充足,外購需求減弱。按照商品豬的生長周期來算,當前7kg的斷奶仔豬會在5.5-6個月后進行出欄,正好對應年后3月份的需求淡季,近兩年同期豬價都處于嚴重虧損階段,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偏悲觀也會影響仔豬的需求。 |
上一篇:多家豬企紛紛布局下游市場,能否彌補養殖板塊虧損?
下一篇:豬價全面跌破16元/公斤,生豬市場迎來“拼成本”的時代! |